400-868-1122
预约体验
请提交需求,我们马上跟您取得联系:

公司所在行业*

请选择
  • 钢铁装备行业
  •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
  • 钢铁冶金行业
  • 消费品行业
  • 化纤行业
  • 3C电子行业
  • 新能源行业
  • 其它行业

如果您有其他想了解的信息或者疑问,欢迎给我们留言(选填)

树根荐读 | 多维度看待“新基建”
来源:树根互联2020.04.13

 

编者按:

目前,各地纷纷发力推动新基建,新基建发展也进入“快车道”。新基建“新”在何处,又涵盖哪些领域?未来发展将会如何?“新基建”面面观通过搜集梳理专家观点,旨在向读者提供了解新基建、认识新基建的思路。

 

“新”在何处

 

“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早在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词就被提及,会议指出:“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此后,“新基建”一词频频出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新基建”的“新”是相较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而言的。有观点认为,传统基础设施即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城市设施等传统工业化的基础设施,可以看作是基于上一轮工业革命的机械技术、电气技术、通信技术等应用的结果。“新基建”的“新”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所蕴含的硬核科技,以高科技为主要发力点。

 

认识有分歧

 

“新基建”的基本含义目前社会各界已有共识,但对于新基建所涵盖的范围,则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有观点认为,“新基建”是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同时,可分为四个层次:核心层为以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提供基础设施,如5G基站建设、IDC数据中心;第二层为智能化软硬件基础,可以对现有传统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第三层为新能源、新材料配套应用设施,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最外围层更多的是补短板基建,如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这种观点从概念与实践层面出发,将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列入其中,是鉴于特高压电网、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城际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也基于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应用而产生,因此,将其纳入新基建范畴。同时,从四个不同的层次对新基建进行解读,将其所囊括的领域范畴细化分类,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然而,也有观点指出,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俗称新基建的“七剑”。这样的提法不仅包含了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也即中央提出的新型基础设施),还加入了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物理基础设施(传统基础设施)。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都明确列举了新基建包含的几个领域。两次表述明确提到的新型基础设施有5个,即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而“七剑”提法与该表述存在不一致之处,这需要注意区分。

 

对于新基建涵盖范围的不同看法恰好体现出目前社会各界对新基建概念的关注度正持续上升,而看法的不同也为我们深入理解新基建,促进新基建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可能。

 

疫情期间作用凸显

 

疫情期间,新基建的价值与作用得到凸显,人们纷纷看到其在助力生产、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肆虐的疫情使人们居家办公、远程授课教学成为常态,井喷式的网络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5G为例,目前,5G在抗疫防疫与复工复产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疫情期间,基础电信企业短时间内建成5G基站超500个。5G技术被迅速应用到各类场景当中,如5G﹢远程医疗、5G﹢远程办公、5G﹢远程签约、5G﹢远程教育等。5G高速率、低时延、超大带宽的特性与医疗相结合,能够让会诊打破空间距离,而5G与VR技术相结合,不仅让医生可以360°远程诊断,也可以让家属远程探视病房中的孩子。以浙江为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5G﹢VR新生儿远程探视平台结合了4K全景VR视频直播,全景摄像机对医院指定场景进行360°VR全景影像视频采集,视频图像借助5G网络上传,用户可以通过VR穿戴设备得到流畅清晰的观看体验。它可以让父母仿佛置身于患儿身边,观察孩子的实时状况,清楚听到医生对于孩子病情的详细介绍,缓解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VR远程系统用于医疗示教与远程诊疗。在实时手术示教过程中,受教者通过VR眼镜,可以清晰看到手术的细节,拥有与手术医生相同的视角,如同亲自“主刀”,实现医术观摩交流现场教学的效果。

 

疫情期间,5G与远程办公、签约相结合也助力开启复工复产的新模式,远程签约、远程招投标、智慧工地、智慧物流、远程监控等多种创新应用保证了社会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

 

除了5G外,新基建的其他领域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大数据技术在疫情溯源和监测、疫情态势分析和研判、疫情防控和部署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满足了高密度人群的快速部署、远距离、精准测温需求;智能配送、智能消毒机器人等设备在医院的上岗,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效率与安全性。

 

专家怎么看

 

目前,新基建带来的动能与潜力已初露头角,未来新基建的发展该走向何方?新基建在推动发展过程中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对此,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此前,网上有观点认为,从短期来看,发展新基建、新服务能够实实在在地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加快发展新基建、新服务符合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且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服务业率先增长的发展规律,能够把扩大需求与改善供给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新基建、新服务,既能在短期内增加社会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又能促进新产业发展,改善供给结构,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供给结构的双重目标。

 

而从长期来看,发展新基建、新服务能够夯实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新基建、新服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也是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希望所在。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一些传统产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一些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新产业、新需求则崭露头角,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些新产业的发展,需要新基建、新服务的有力支撑。同时,新基建、新服务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渗透,还有助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专家张鸿、柏露认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新”,要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搞重复建设。新基建不同于传统基建的大型设施,不能简单重复传统基建的方式方法,否则就会导致资源过剩。针对不同地区的人口特征,制定倾向型投资,重点加大人口流入地区的5G、智能化、轨道交通和新能源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需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形成政策合力,为民间资本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但发展工业互联网就必须大规模进行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投资,还需要政府进行相应的政策激励。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张育雄、陈才表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要发展壮大云、网、端“新基建”。以5G建设为契机,打造“双千兆”城市,不断提高网络覆盖率和网络速率质量,优化网间互联互通能力,提升用户网络体验,高质量建设信息通信枢纽设施。以数据中心为载体,协同推进边缘数据中心部署,超前布局超级计算中心,建成满足人工智能发展需求、按需调配的“边—云—超”高效协同计算体系。统筹部署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终端和服务平台,推动终端设备联网上云,提升经济社会运行监测、态势感知能力。二要加速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以能源互联网为重要抓手,推动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同运行;统筹部署多表合一、充电桩、多站融合等用能设施,实现能源更加高效利用。以智能网联汽车为重要突破点,统筹推进汽车、公路、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在各类交通载运工具上推广应用具备多维感知、高精定位、智能网联功能的终端设备,构建多式联运智能畅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以综合管廊和智能杆柱为综合载体,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升级;在数字空间构建孪生城市,实现运行管理更加智能。三要强化制度保障与示范推广。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建立空间综合利用的协调协商机制,鼓励各类建设主体积极开放公共资源,开展新型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要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引导大型基建专项资金向新型基础设施倾斜。要加大新型基础设施示范推广和评价考核力度,推动试点示范、以评促建,总结先进模式,推广建设经验。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树根互联为工业企业提供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可以直接点击网页右方弹框的“联系我们”,或者直接拨打树根互联的热线:400-868-1122.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树根互联产品或解决方案
欢迎留言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服务方案。
  • 咨询热线
    400-868-1122
  • 联系邮箱
  • 关注微信服务号

    关注微信服务号

  •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4 ROOTCLOUD. All rights reserved.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9026860号 粤B2-2010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