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是与传统基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其中“新基建”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人工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根据赛迪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白皮书》工业互联网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全流程领域,以构建互联互通的网络化结构、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目的,所采用的生产设备、通信技术、组织平台、软件应用以及安全方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蓬勃兴起,一系列新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国内外的探索也全面展开,正推动全球工业体系的智能化变革。我国工业互联网真正的发展时间也就几年,从长远来看,我国的工业互联网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成长阶段的交界处。
2019年,从宏观方面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形成了“一大联盟”、“两大阵营”、“三大路径”、“四大模式”的现状和特色。
产业链全景图谱
整体看,工业互联网具有很长的产业链,且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协同性很强,上游通过智能设备实现工业大数据的收集,在通过中游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数据处理,才能在下游企业中进行应用。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会导致产业链的效用丧失。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上游主要是硬件设备,提供平台所需要的智能硬件设备和软件,主要有传感器、控制器、工业级芯片、智能机床、工业机器人等。
行业中游为互联网平台,从架构上可以分为边缘层、平台层和应用层。边缘层是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基础,主要负责工业大数据的采集;平台层主要解决的是数据存储和云计算,涉及到的设备如服务器、存储器等。应用层主要是各种场景应用型方案,如工业APP等。
而下游应用场景是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的工业企业,如高耗能设备、通用动力设备、新能源设备、高价值设备和仪器仪表专用设备等。
产业链强弱分布
在产业链上游,工业互联网上游行业主要提供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所需要的智能硬件设备和软件。我国智能设备制造业起步较晚,现在还处于发展期,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等均落后于发达国家。
工业互联网应用目标是实现制造业全面系统性优化,目前最具有潜力上云的工业设备企业包括五类:一是高耗能设备,如炼铁高炉、工业锅炉等设备;二是通用动力设备,如柴油发动机、大中型电机、大型空压机等设备;三是新能源设备,如风电、光伏等设备;四是高价值设备,如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燃气轮机等设备;五是仪器仪表等专用设备,如智能水表和智能燃气表等。
在产业链中游,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实现需要上下游行业的密切配合,上游设备提供工业大数据采集的必要支持,由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后得到的结果应用于下游典型应用场景的工业企业中,才实现了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的完整闭环。
工业互联网平台分为边缘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中平台层又可分为IaaS层和PaaS层。
根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数据,目前我国参与工业互联网产业的企业数量约为1012家,从业务类型上可以分为产品和技术提供企业、规划设计和咨询服务企业、系统集成商、行业用户以及协会等其他部门。
部分企业业务存在交叉,但从产业市场结构上看,我国工业互联网企业主要偏向于边缘层,提供产品和技术企业占比为51.57%,达到一半以上,但真正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数量较少,占比不足10%。如何提升PaaS层资源整合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产业链下游,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019年2月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垂直行业应用报告》中指出,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要经历“单点应用-单链应用-产业链应用”三个发展阶段,我国目前企业大多处于单点应用的初级阶段,在报告中还构想了轻工家电行业、工程机械行业、电子信息行业、钢铁行业、高端装备行业等8个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将会越来越多,逐渐向产业链应用方向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产业链建设现状及规划
整体看,工业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度强,配套措施到位,行业投资事件频繁,而上述利好条件也进一步带来了其市场规模的迅速发展。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美国在实施先进制造战略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德国依托雄厚的自动化基础,推进工业4.0。中国则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实现智能制造的工业转型与突破,力争迈入制造强国。
2018年是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元年,市场规模为4501亿元。工业互联网热度不断升高,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产业步入快车道,发展工业互联网既是两化融合大势所趋,又是国家战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引述的观点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4800亿元,较2018年增长6.64%。
平台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其中平台技术是核心,承载在平台之上的工业APP技术是关键。
工业APP是基于工业互联网,承载工业知识和经验,满足特定需求的工业应用软件,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重要成果。2019年12月10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介绍,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65万台,平均注册用户数50万,平均工业APP数1950个,平均活跃开发者人数3800人,平均工业机理模型数830个。
根据《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考核目标是2020年建成5个左右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形成10个以上公共标识解析体系服务节点,标识注册量超过20亿。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政策解读发布数据,目前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功能不断增强,二级节点达47个,覆盖19省20个行业。
随着国家对新基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地方版新基建相关政策路线图日趋清晰。近半月来,包括江苏、上海、天津以及广州、昆明等多地连出新政,围绕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投资规划一批千亿、万亿级新基建项目,并谋划千亿级产业集群。浙江、成都等地正在酝酿新基建专项规划和投资指导意见。业内预计,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的投资将达10万亿元,带动相关投资累计或超17万亿元。
5月以来,地方新政频发,其中加大新基建项目的投资与落地力度依然是重头戏。广州11日新签约16个数字新基建项目,总投资额566亿元,覆盖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产业等;上海7日发布的新基建方案提出,未来三年将实施48个重大项目和工程包,预计总投资约2700亿元;昆明日前也明确将在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智慧+”等领域打造新型基础设施,重点项目394个,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589.84亿元。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副所长周游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体现在新产业、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从政府层面上看,用地、用能和资金等配套政策应加紧落实。特别是在资金使用方面,传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可能难以满足新的投资模式需求,需要积极实行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合理调整和变动,同时规范并推动PPP融资模式,引进私人资本提高效率,拓宽融资来源。
从发改委获悉,下一步将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并抓好项目建设。